哲理小故事六则及感悟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或人让我们感触颇深,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写一篇感悟,把自己的感触都记录下来。那么,要怎么写感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哲理小故事六则及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哲理小故事六则及感悟1
哲理小故事四:桑树抵罪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是北宋名臣,人称“布衣宰相”。在襄城任知州时,他发现百姓的生活穷困,于是想找出办法改变现状。经过考察,他发现襄城适宜种桑养蚕,织成丝绸后价格不菲,便发布政令,号召百姓种桑树。
可政令发出了很久,范纯仁也没看到百姓种桑树。原来,当地百姓世代以种田为业,习惯了老守田园,不想求变。尽管政府再三鼓励,仍没人愿意去种桑树。范纯仁不愿靠强制措施逼迫百姓,便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种桑树代替处罚。他命人贴出公告,写上:罪行较轻的罪犯可以用在家中种桑树代替坐牢,所种桑树的多少根据罪过轻重而定,并按所种桑树的生长情况,予以减罪或免罪。
公告贴出后,许多罪犯为了减罪纷纷在家种桑树,继而用桑叶养蚕、用蚕丝织布……几年后,养蚕、织布的风气在襄城流行起来,许多百姓因此脱贫致富。因为范纯仁是以著作侍郎的身份来此任知州,百姓便把桑林称为“著作桑林”。
怎样把政令推行下去是一门学问。许多时候,以强制的方式推行政令,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变通一下方式,巧行政令,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哲理小故事六则及感悟2
哲理小故事二:灰石鼠和獠鼠的志向
灰石鼠和獠鼠生活在瑞典北部高山上,它们每年秋天都要迁徙,翻山越岭找到豆类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灰石鼠四肢强壮,翻山有力气,行动非常快。而獠鼠却很单薄,行动缓慢。它们每年翻山时间、路线和目的地基本相同,但灰石鼠在冬天来临之前,会在一定范围内死去一大片,而獠鼠这一路上却没有一只死亡。
按理说,灰石鼠应该比獠鼠更容易到达目的地,可它们为什么都在半路上死亡呢?原来,在迁徙途中会有一片豆类植物生长相对茂盛的地方。灰石鼠走到这里便停止脚步不再向前,开始在这里享用美食。而獠鼠则在这里补充几天食物后继续前行,直到再走过300公里远的地方,找到豆类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后才停下来。
问题就出在这里。大量灰石鼠停在这里后,这一带的豆类很快耗尽,因为气候等原因不再生长,又冷又饿的'它们因为食物能量补充不足,再加上错过了迁徙的最好时机,大部分都死在了这里,只有一小部分费尽千辛万苦,走到獠鼠到达的地方。而獠鼠虽然到达这里时都已瘦得皮包骨头,但这里豆类植物因为气候适宜和土壤肥沃,一片又一片地长,它们很快补充了体力恢复了活力。
灰石鼠本来可以走得更快更远,可它们找到食物便失去了动力,最终害了自己。
你的人生能走多远?决定的权力不在双脚,而在于心中的志向。
哲理小故事六则及感悟3
哲理小故事五:留给鬣狗的晚餐
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算得上“草原霸王”,任何动物看到它,都会灰溜溜走开。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同样生活着一种叫鬣狗的动物,它们与普通的狼狗差不多大,毛色棕黄,喜欢群居生活。
当它们集体出动捕猎时,甚至可以捕杀到瞪羚、斑马、角马等大中型草食动物。有时,就连体重达半吨的非洲野水牛,也会成为鬣狗的手下败将。可惜的是,鬣狗有个致命的弱点,每次捕捉到猎物,总会无比兴奋,发出一种像人一样大笑的声音。
这种声音在草原上非常有穿透力,能传到几千米之外。这样一来,很快就将狮子引来了。乐极生悲的鬣狗,只好放弃本来已到嘴边的美味,灰溜溜四散逃走。狮子停下来,绕着猎物转几圈,就开始尽情享受捡来的“大馅饼”。奇怪的是,它每次总是不吃完,要留下三分之一的美味,然后就大摇大摆离开了。
正在周围观察“敌情”的鬣狗,马上重新围拢过来,分享剩余的美味。时间久了,狮子和鬣狗居然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发现猎物时,只要狮子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鬣狗们就会一拥而上,大开杀戒,直到将猎物置于死地。
身为草原霸王,狮子总是自觉为鬣狗“留”下一部分美味,这种举动似乎有些愚蠢。
其实,这正是狮子的聪明之处。
因为,只有为鬣狗留一份晚餐,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晚餐。
哲理小故事六则及感悟4
哲理小故事一:小鸡爬坡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出生在法国的一个书香之家。大学刚毕业,便进入被称为“政治家摇篮”的巴黎政治学院进行国立行政学院的预备学习。然而,拉加德却最终未能通过该学院的选拔。这一打击使她情绪一落千丈,母亲遂将她接回家休养。
在自家后院,母亲养的一只母鸡刚孵出十几只小鸡。那天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母亲在鸡窝旁垒了一条高1米、长约10米的小土坡,母亲在喂小鸡时,不是将米粒全撒出去,而是走一步,在地上撒几粒米,当小鸡吃完先前撒的米粒后,母亲就再撒几粒米。小鸡开始还步履蹒跚,慢慢地步伐变得轻盈起来。母亲继续一边撒米粒,一边加快步伐往小坡上走去,小鸡也跟着母亲,亦步亦趋走上了小坡顶端。
她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不把米粒全撒到小坡上,那样会省许多时间。母亲告诉她:“如果把米粒都撒到小坡上,按小鸡目前的能力,是很难走到顶端的,只有一步一步引导,它们才能最终达到目标。就如你现在一样,正处在人生的关键处,不能因一时不顺而颓丧,更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母亲的话,让拉加德心里亮堂起来,对母亲说:“您是在告诉我,要想实现大梦想,先要实现一个个小梦想,梦想最终才会被放大。”
从此,拉加德一直脚踏实地往前走。终于在20xx年成功当选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成为该组织历史上首位女性总裁。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成功路上到处充满荆棘,不能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哲理小故事六则及感悟5
哲理小故事三:跌出来的忠心
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对那些功臣宿将并不那么放心,采取各种方式测试这些人的忠诚度。
大将郭德成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妹妹又是朱元璋的妃子,可朱元璋对他并不信任。
一天,郭德成奉旨入宫,君臣二人饮酒叙谈,其乐融融。
郭德成不免有了醉意,朱元璋见了便命人拿来两锭黄金塞进他的手里说:“好好拿着,不要告诉别人。”郭德成虽然酒醉,可内心敞亮,无功受禄,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便把金子藏在靴筒里,一摇一晃地出了皇宫。
到了宫门口的时候,郭德成故意借醉跌倒在地,脚上的靴子一下子摔出老远,那两锭金子滚落出来,特别显眼。
把守宫门的侍卫见了,觉得郭德成形迹可疑,马上将其拽住,并派人飞报皇帝。
朱元璋见报,对来人说:“不必多疑,那是朕赐予他的。”
朱元璋不露声色,心中却又暗自得意:郭德成不欺君,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人。
事后,有人指责郭德成有些过分,做事不厚道。
郭德成回答:“宫廷之内如此严密,若藏金而出,别人岂不说你偷窃?况且,我的妹妹在宫内侍候皇上,我又经常出入皇宫,谁知道皇上是否以此来测试我的忠心呢?”一席话,说得众人皆服。
与其刻意地掩藏不如主动袒露,无缘无故地得到赏赐,就更需要小心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
哲理小故事六则及感悟6
哲理小故事六:智退敌兵
檀道济是刘宋时期的大将。有一次,檀道济奉皇帝之命去讨伐魏国时,因为遭遇恶劣的天气,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部队出发时所带的粮食变得匮乏,因为一时不可能得到补给,他只好带着士兵们原路返回。让檀道济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士兵叛逃到了魏国,把他们已经没有粮食的事情如实告诉给了敌人。
魏兵的将领了解情况之后,自然不肯放过消灭檀道济的大好时机,他们立刻带兵一路追赶而来。檀道济得到消息,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地对属下们说:“按照原计划继续前进,晚上再停下来。”当天晚上,檀道济让士兵运来很多沙子,把它们堆在一起,然后拿出粮库里仅有的粮食盖在沙子的外层。
第二天早晨,魏兵的追兵到了,他们远远地看到用沙子伪装起来的“粮仓”,为宋军还有这么多粮食而惊讶,以为那个叛逃的士兵一定在撒谎,借机把他杀掉了,然后又撤回了所有的追兵,檀道济趁机继续撤退,终于保全了自己的队伍。
很多时候,在敌我双方的较量中,决定胜负的往往并不是军事实力,只要像檀道济这样懂得运用智慧,就算身处绝境也可以反败为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