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是难以翼求的,有瑕则真,无瑕则伪。
瑕,玉小赤也。其先有玉,后有瑕。若,一块美玉,其上洁白、圆润、光滑,会感到它的纯洁。可若上一丝青迹,若悬若离,倒增添了几分神秘之感。
而瑕字刚毅的本身,不拖泥带水的结构,还有它那昂扬的读音,直视,亦无畏无惧。自有一种坦然的不遮不掩的亮烈。
可,必要想,是先有玉再有瑕啊,若无玉哪儿来的瑕?正如先有美人再有美人痣;先有豪情壮志的能人义士,再有后来因性格的弱点而产生的悲情故事;先有创新产品的研发,才再有各种假冒伪劣的仿制……由此认为缺憾必须依付完美,独存的缺憾岂有美丽可言,天残地缺,是因为天地都如此美好,才容得补天的改造涂痕……
可若是天地都一样完美,怎会知晓眼前所见之景浑然天成,到处景致都是一般又有何完美可言?加上缺憾的点缀,才使人们更加珍惜眼前所看所感。当人们失去后才会感受到拥有时的美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不也是由生活的“无瑕”变为“有瑕”的一种后悔吗?不是瑕修饰了完美,而是完美借助了瑕。
瑕,是体现人性的一种方式。就其人本身当一的人样样出众趋于完美,人人都称赞他的成功,可当你再想起他时并不能说出一二。反之,一人同样优秀可在某个领域仍有欠缺,提到这人,说起他的缺点会不经意间想起优点并进行比较,从中也能发现他更多优秀的地方。如若将二人进行比较,这是有“瑕”的人的宝贵机会,因为你将获得更多建议与经验。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智慧。
同样,对待有“瑕”的人的接受,不也是人包容之心的体现吗?一个孩子的可爱,不也正是因为他那些一清二楚的毛病吗?就连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接纳和纵容,不也就是看准了身上的坏毛病而一笑了之吗?“须弥铁围及大海,一一包容无迫毅。”因瑕而产生的至高境界,也就在此了。
正向面对瑕,它会是你前进的动力,激励你不断进击。每个人都有瑕,它渗透在你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一个你熟悉却又不愿承认的字,是你面红耳赤与人辩解的一件件事,是凑成让你回首、留恋,却再回不去的往日时光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太多了又怎能消受。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那么,请忘却未成完美的烦恼,给我一块有瑕的真玉。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