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科举的腐败 ——《儒林外史》读有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暑假到了,我沉浸在名著——《儒林外史》中......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代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书中描绘的是作者吴敬梓所处社会的真实写照,也寄托着他对封建的科举考试、功名富贵的鄙视与无奈。这本书以讽刺为文学之美,客观地讲述了一个个逼真、形象的故事。下面就让我来重温那精彩的故事吧!

小说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王冕了,他自幼虽穷又丧了父亲,但他勤奋刻苦,为了孝敬母亲,休学去隔壁家放牧,为养活母亲,他将在隔壁家吃的饭用荷叶包裹好带给母亲吃;每天放牛的时候,他便坐在树荫下看书。有一天雨后,天灰蒙蒙的,露水躺在荷叶上还没有干,小王冕被眼前的池塘花景给吸引住了,他由此产生了画画的兴趣。此后一有攒存的积蓄就去买书和画材。“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到20岁的他不仅文书学业颇有成就,画的画也栩栩如生,因此成了县里的名人,引起了县令的重视,多次请求王冕入职,甚至朱元璋皇帝也亲自请他为国效力,可王冕不愿求取功名利禄,刚正不阿,拒绝了他们。王冕害怕贵人们再来找他,于是他办完母亲的丧事便匆匆忙忙地行山隐居了。他这种不望名利,自学成才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是很少的,他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使他走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但这本书里着重描写的是像范进这样的人。他一心想着中举,渴望名利,但整天浑浑噩噩,学不进去,甚至考了20多次都没中,为此被自己的老丈人胡屠户骂是“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老婆是正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把他骂的狗血喷头......这一次他终于考上了,胡屠户又夸他是“文曲星”......由此可见,封建的科举给人们带来的腐败......

作者用真实的社会描写:恩将仇报,渴望功名富贵的匡超人;乃至迷信的周进......讽刺了封建而死板的科举所导致的腐败。在吴敬梓认为,国人应该多多创新文学、诗词作品,因此他以讽刺的文学评判封建社会的八股取士给读书人带来的污劣与堕落。

在当今社会,很少有人谈论到科举,但是在这形形色色的生活中,总有些与其类似的情形,例如学生们为了考上好的大学,不停而死板的学习;有些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手段与代价......这难道不是“科举”的腐败吗?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王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学会发现自己的乐趣、投入乐趣,劳逸结合;其次我们更要学习吴敬梓这种敢于创新、善于发现并且敢于批判身边问题的精神。我们才能与时俱进,成为新时代的主人。

阅读经典文学,让我们学习很多,收获很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绚丽多彩,让我们再次回味文学之美吧!

【第2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

暑假终于到来了,这个暑假,我选择与书本做朋友。在书中,我懂了许多道理,书,也是许多文人墨客传递情感的方式。每当我打开书,我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与作者一起经历每一件事。每当我放下书,总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暑假,我读了一本名著,叫《儒林外史》,读完这本书,我感慨良多。

书的作者是吴敬梓,出身在一个官宦家庭,家境优越。他的代表作 《儒林外史》是一本以记叙为表达方式,以小说为题材的一本古典文学名著。此书引人入胜,十分生动形象,是一本我再喜欢不过的书。

同时,《儒林外史》也是我国文学史上讽刺艺术达到最高峰的一本巨著,也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他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科举制度、封建制度、社会风气等各类事物人物进行讽刺以及生动描写让我们更真实的了解那个腐败、黑暗的社会。里边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下面就让我来转述一个里面的故事,名字叫《布艺画家王冕》:元朝末年,一个人叫王冕,家境贫寒,母亲每天靠去别人家干农活供他上学,他也不负母亲的期望,刻苦学习。直至有一天,母亲对他说,家里已经供不起他读书了,让他去给秦家放牛,补贴一点家用,王冕十分体谅母亲,答应了母亲。秦家十分善良,一日供他两顿饭,还告诉他去哪放牛更好。每当秦家供他吃肉时,他都用荷叶包着,给母亲吃,十分孝顺。王冕还用挣来的钱买书看。直到有一天,王冕看见湖上的荷花十分美丽,便有了想画下来的欲望,于是放弃买书,托人从城里买来颜料和画笔,每日放牛时便在树下画画,他的画惟妙惟肖,路人看来都说好,他的画被别人买走送给了当地知县,知县不相信有人画技这么好,便派人请他过来,他怕知县对自己不利,便躲了起来,母亲觉得他性格高傲,不适合当官,便叫他不要做官,他听从母亲的意见去稽山隐居,并托人照顾好母亲。作者用简短了语音描绘了当时社会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况。王冕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这个故事是《儒林外史》第一篇文章,作者以王冕这一形象与后面各个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进行对比,突出王冕的孝顺、不愿沉沦世俗、淡泊名利、认真好学、刻苦、关心家人,读完这篇文章,我认为我也应该向他学习,认真学习、关心他人。平时的我不太关心他人,很少做家务,学习也没有目标。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人生活在社会上,是和其他人息息相关的,我应该为家庭出力,坚持做家务,并且养成了阅读书籍的好习惯,认真学习,好好改变自己。

当然,里边还有许多文章给我了许多启示,我也对照改变了自己,例如《范进中举》,体现了对古代科举制泯没人才的批判。

暑假我与书做了朋友,他给了我许多道理,我也不再沉迷于网络,放下游戏,体验书带来的快乐,十分美妙。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沉迷网络,多体验生活带来的快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后报效祖国! 

【第3篇】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这是《儒林外史》中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思绪良多。

这个暑假,我读了《儒林外史》一书,它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著作。这本书和以往的小说故事不同,它没有围绕一个中心去展开和叙述,而是用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群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读书人的奋斗历程,讽刺了当时社会残酷的科举制度,所带来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和对读书人的迫害。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范进和王冕两人的故事。

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考官周进的抬举,成功中举。但很悲哀的是,当得知自己中举的时候,竟然喜极而狂,变成了疯子,最后还是自己岳父的一巴掌,才恢复了清醒。也是自此以后,他的岳丈胡屠户由以前对他的不屑一顾转变为阿谀奉承,同县的“名流乡绅”也纷纷巴结,有送他房屋的、也有送他财产的,范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举前后的鲜明对比,特别是其岳父胡屠户态度的转变,映射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其实,这种例子在当时的社会中非常多,即使大家都知道结局,还是要一意孤行,享受功名利禄带给他们的富贵。但是,在当时也有一些淡泊名利、追求自己内心想法的人,比如王冕。

王冕出生在一户农民家中,从小家境贫寒,没有足够的钱上学,靠放牛挣钱买些书读,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才。他的才气主要体现在画画上,十分灵动,远近闻名。成才后,他不追名逐利,远离官场,最后在会稽山隐居。

王冕的故事和范进的事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本书将丑陋的事物和正面的事物交错混杂,生动地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的社会景象。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身为一名中学生,现在的社会生活早已与以前大不相同,没有官僚的压迫,更没有封建教育的迫害,更应该努力学习。书中大多数人,为了当官,为了名利,考了无数次,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比起书中这样的社会环境,我们现在的生活多美好啊!宽敞明亮的教室,热情洋溢的老师,活泼可爱的同学,自由开放的社会……,都给了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无限动力和可能。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的学习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可以自由地追求充满正能量的兴趣和爱好,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有情怀和理想,更要有责任和担当,但当下的我们,唯有刻苦学习,才是唯一正确的事,唯有刻苦学习,所有的情怀和理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吧!为美好的未来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