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题记
张爱玲曾说:“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我却不记得不清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品读红楼,体会黛玉的聪明清秀;品读红楼,感叹宝黛的悲剧爱情;品读红楼,见识清朝的黑暗社会。
每年暑假妈妈都要求我重读一遍四大名著,说是每一次重读你都一定会有收获,哪怕只是个小细节也好。刚开始时我只觉乏味,而现在却是自己主动看了。再次看完《红楼梦》仍觉内容过多,关系复杂,一时竟也理不清。只粗略总结着,林黛玉与贾宝玉两情相悦,却因凤姐使用掉包计,贾宝玉错娶了薜宝钗,林黛玉含恨身亡,宝玉遁入空门。而同时又通过贾、史、王、薜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当时社会。
这社会的黑暗又日常流露各种细节中。便是第二章的“护官府”便体现的淋漓尽致。明明是薜蟠打死了人,却因他是薜家人,贾雨村只是给冯家下人许多银子便早早了结此案了。凶手薜蟠打死人后仍逍遥法外。体现了这些官僚倚财仗势、互相勾结包庇、狼狈为奸。令人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第六章中,贾蓉死后,贾珍给其买了个五品龙禁尉的官,只为了让丧礼更加风光体面。查阅资料后得知,清朝时期的文状元一般都只是个六七品的小官罢了。寒窗苦读十几载,竟还比不过一个已逝之人。
倒是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丑陋。再说那两位主角的故事,单单一章便能将二人感情和盘托出——便说那最为有名的“黛玉葬花”一章。黛玉得知宝玉被烫伤后赶忙过去看望,而宝玉知道黛玉天生喜欢洁净,见不得这脏东西便不想让她看。可黛玉还是凑上前去,心疼得落泪。而宝玉伤好后的一天,大观园中的姐妹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宝玉因没见着黛玉,直丢下众人去找她。而听完《葬花吟》后也是被感染落了泪。黛玉见到宝玉时,本生气于昨日被拒门外说:“呸!我以为是谁呢,竟是个朝三暮四、狠心短命的……”可说到“短命”二字时,却是自己先舍不得咒宝玉,长叹一声走了。便是那孩童听了,恐也要说句般配。
看上面这些剧情时,我只把自己当成一个看客,置身事外。可看到结尾也不禁落泪。又想起毛主席说过:“《红楼梦》不仅要当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便更觉心酸,抹了把心酸泪。
时至今日,仍是回味无穷,时常幻想着曹雪芹写的结局是如何的。《红楼梦》成为世界文代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倒也是名副其实。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