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读后感
最近读了鲁迅的《彷徨》,感触颇深。鲁迅作为一个以笔为枪的革命战士,用笔来解剖中国人的丑陋的灵魂,笔下的人物总会给人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启迪。
《彷徨》一书中,鲁迅刻画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不幸的祥林嫂;仗势欺人,见风使舵的爱姑;由自由进步走向沉沦堕落的子君与涓生;孤独痛苦的魏连殳;虚伪的高尔础;飞出去又转回来的吕伟甫……
通过这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为我们描绘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出现分裂,从知识分子到下层劳动人民;从农村的城市,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很多人都说,本书表达了对下层被压迫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可是我读完《彷 徨》后,却觉得并不是人民不争,而是无法抗争,而且就算抗争了,也改变不了被压迫的命运。最好的例子便是《祝福》中的祥林嫂了。祥林嫂不堪婆家的压迫,逃了出来。在鲁镇鲁四爷家当女仆,因为勤奋而受到四嫂和其他人的赞扬。当她的生活刚好转时,他的婆家却又找到他,将她绑回去卖了,又让他陷入了被压迫的境地。就算她以死相逼也没有改变被卖的命运。之后又因为失去了儿子而被人嘲笑,鲁四爷也不让她接触与祝福有关的祭品了,这让她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并且变得麻木,就像失去了灵魂那样。除了祥林嫂外,还有《长明灯》中的那个小孩,为了破除迷信和封建压迫,执意要熄灭庙里的长明灯,但是这进步的行为不但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反而处处与她为敌,最后还将他当做疯子,把他锁在庙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本来是先进知识分子,可是却在生活中接连遭到不幸,让他看清了世人那丑陋的灵魂,最后却也堕落了。这与《在酒楼上》的吕伟甫多少有些相似之处。只不过吕伟甫是为生活所迫而不得已违背自己的进步思想,在朋友家教起了“之乎者也”之类的封建思想的东西,而魏连殳是人为导致的,在他有钱的时候,别人都来巴结他,与他喝酒交好,当他没钱的时候却一个朋友也没有,就连小孩子都躲着他,这让他看清了人的思想的邪恶、猥琐。这让他痛恨现实,痛恨社会,却又无法改变,只能借酒浇愁。这些人在他们被压迫的时候抗争了吗?他们抗争了,而且是以死相逼。但是他们还是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还是处于被压迫的处境中。他们的贫穷也不是他们自己不够努力,而是被剥削得太惨了。就像祥林嫂那样,被卖后还要将她工作所得全部没收。所以在这样充满自私、权势、邪恶和各种各样的封建思想的社会里,那些觉醒者或者迷茫者是无法与封建势力抗争的,也是争不过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人毫无尊严可言,更无政治权利。所以需要毁灭旧的社会,建立新的自由的文明社会,只有在正文明的社会,才会有道理可讲,也才有机会有能力有途径为自己的合法权利抗争。
自由解放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成的,辛福的生活需要进步的思想,也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伤势》中的子君与涓生,以为自由恋爱结婚就已经取得胜利,沉迷于小成就之中,不再积极进取。直到失业面临困难才从美梦中醒来,虽然希望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持续地学习,不断汲取知识,那么他无论干什么事,都会面临着失败的风险的,因为缺少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所以,子君与涓生的结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沉迷于小成就中,不再积极进取,最后失去了经济来源,所谓的辛福也就随风而散了。
《示众》写了一群麻木的看客。那群人看到同类被游行被压迫,被羞辱,他们不但没有愤怒,没有抗争,反而觉得有趣,争着抢着去看。在这样充满着麻木不仁的看客的社会里是不会有真正的自由解放的。要解放就要把这些看客唤醒,让他们认识到压迫,让他们去抗争,只有千千万万的看客觉醒,才能汇聚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推翻封建社会的统治。
在《彷徨》中也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无真才实学,却冒充知识分子,干着贪污腐败,欺下媚上自私自利却每天感叹世风日下,但却也每天财源广进,活的有滋有味。《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就是这样的人。有的人直面社会的丑陋,揭露丑陋,却被打击,被撤职而导致穷困潦倒。就像《孤独者》中所描述的那样,仅仅因为为魏连殳写了一篇文章就被撤职了。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封建社会里,总会有一些颠倒黑白的事,而且可能会很常见。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在颠倒黑白的社会里坚持 自己的理想,坚持本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社会也正是有这样的一群人才会有希望;也只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才能变得越来越美好。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