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 引领发展

——《中国智造》读后感

不久前读了《中国智造》,读完之后对于中国智造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国智造》选取航空航天、物理科学、汽车自主创新、农业科学、生物医学科学、铁路创造等领域智造成果,不仅对于宣传我国当代科技制造业发展成就,鼓舞全国人民树立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激发广大从业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激发集体的智慧,推动中国工业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中国智造是我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供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中国“智造”水平,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段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需要经济产权在其中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经济界联组讨论时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经济如何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方向指引。放眼全球,“智造”大潮风起云涌:德国积极推进工业4.0、美国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日本发布新机器人战略。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机遇的制高点和主攻方向。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智造力”正在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正走向世界。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一,但他们都选择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都有着造福一方做实事的情怀。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充满自信,对参与“一带一路”充满热情,他们代表着一张张写有“中国智造”“中国创新”的“中国名片”,他们正在昂首走向世界。

大力推进智造能力,就要选拔、培养大批的科技工作者。这些科技工作者是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生力军,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主力军。无论是“塔尖”的佼佼者,还是“塔基”的各类科技人才,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迸发,形成智能制造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局面。

当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时刻,这件事情本身也必须具备匠心,不能追求一蹴而就,培养工匠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企业来说更是需要几十年如一日,耐得住寂寞,对一个产品的追求达到极致,而不是什么来钱快就得做什么。因此我们今天要建立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供给侧强调的是新供给、新产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而中国制造的灵魂正是“工匠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学习科学技能,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智造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