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第2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流位置,是中华文化最明显的特征! 儒家文化就浓缩在《论语》中,其中以仁这一博爱思想著称。说起论语,就想到了于丹曾写过一本《论语心得》,里面详细介绍了论语中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心目中对论语的理解。 从初中开始就接触论语,那时就对里面的一些“名句”熟记于心,比如督促人学习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授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谦虚态度,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风度。儒家思想深深扎根在中华文化中,表现在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论语对于中国人来说,也绝不仅是一本书,更多的是我们规范行为,完善品格的法典。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在感叹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也能体会到里面包含的儒家思想。在解释“鲜”这一词时,说“鲜”既出自五味,又凌驾于五味之上。菜品的成功就是使各种食材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既保留各自的特色,又获取了其他食材的优点,从而获得最佳的舌尖体验。在描写制作一种鱼时,要用鱼生长的湖水煮,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鱼的原味和鲜味,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想要获取自然的馈赠,就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当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更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先瞻性和正确性,这也是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表现。

《论语》既是后人根据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对话所编,就代表了其蕴含的思想是多人的成果,而孔子对其弟子教诲的话语确是毋庸置疑的。孔子的“因材施教”亦是对后人启发深远,即使现在,因材施教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只有采用不同的手段,不同性格、资历的学生才能发挥所长,也才能各生千秋。 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这是论语中中庸思想的体现,中庸即不偏不倚,淡然置之的态度。“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当时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目的就是稳定社会秩序,使原本满目疮痍的周氏王朝重新找到一丝活力。环顾当下,中庸也是大行其道,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日益频繁,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尤为显得重要。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待人接物能够做到不偏不倚,正直公正,你的人际还会有猜疑和不满吗?中庸的另一个含义是中正、平和,即指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事情时能够面不改色,波澜不惊。人生需要淡定,人生需要中庸。孝道。“有父母,不远游”。这是孔子孔子对他弟子的忠告,虽然不知道当时对其弟子的影响如何,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了解,也必须遵从的指导语。横观当下,多少年轻人只顾在外打拼,只为在社会赢得立锥之地,却忽略了家里孤独的老人。老人在急切的盼望孩子们回家团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仍在上演!父母对于我们期待的并不多,哪怕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就足以赚钱他们脸上的微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父母的生活本可以很美好,只是没有我们的陪伴,也就变得不美好了。 君子与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以义字当头,小人以利字当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为人处事的态度自己面对利与义的抉择。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做到正直,而非谄媚,阿谀奉承,即有视钱财为粪土的明智,又有舍生取义的决心,这就是君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信则是这一切蓝图的前提,没有信誉,人则寸步难移。取信于人,才能换去别人的尊重,才能获得支持,做好事情。

《论语》是几千年来人们为人处事的宗旨,儒学则一直占据着传统思想的主流位置,古人学习论语以决战科举,求取功名,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论语》的对人们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仍然重大,孔子仍在几千年之前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今人们也仍在不断的解读论语,发现新的东西,以求从这位老者身上获取更多知识。

【第3篇】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同学们品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学校开展了“品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征文活动。

中华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无时无刻不为着我们身在这个美丽的国家里而自豪,我们为历史自豪、为根源自豪,总之,我们自豪于——我们国家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

《论语》由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势中国现弘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仁”作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原则。什么是仁呢?孔子在《论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涵义甚广,但其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他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爱相亲,相互帮助。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来。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给子路一头牛,以表谢意,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很贵,于是大家议论纷纷,认为子路不应接受别人的感谢,这不是高尚的君子行为。孔子听说此事后对子路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得接受,也许该国就会有更多的人舍己救人了。”

孔子主张礼仪结合,纳仁于礼,用礼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归根结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是注重了人道与结合,从而对周礼作出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所以要有礼貌,要以礼待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包括我国传统美德,也都源于教师。所以,尊敬老师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一点。近代,我们的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江爷爷在97年访问美国费城时,一下飞机就来到市中心的一栋普通公寓大楼,探望他在大学时代的顾老师。江爷爷走进客厅,顾老看见了,要自己站起来。江主席连忙迎过去,说:“不要站起来,不要站起来。”他握着顾老的手,以学生身份首先问候老师的健康。顾老说:“很高兴见到你。”江主席说:“我早该来看您了。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次有机会来看望老师,心情很不平静。”原定二十分钟的会见,延长了四十分钟,师生二人的交谈意犹未尽。由此实例,我们要学习江爷爷的敬师美德和情怀,我们要尊重老师的。

不管是古代的经典,还是现在的一代一路都体现了中华文化。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其不断从理念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文化综艺节目《中餐厅》就是在响应“一带一路”提议文化输出政策基础上诞生的。节目组将原自中国,但属于世界的思想融入创作中,打破传统棚中美食节目的约束来推广中国美食传统。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他们发扬光大,让世界为祖国自豪。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经典名著的情节、人物、主题背景的了解,而且促进了名著知识学习,增强了同学的文学底蕴,丰富了校园读书活动内容,极大提高了同学们对语文课外书籍的阅读书籍热情,培养了阅读兴趣,使阅读由原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阅读渴望。让经典名著走进学习的生活,让阅读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灵。

【第4篇】

《论语》——一本使我触动的书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便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统治地位,而集孔子等圣人思想于一身的《论语》自然便成为每个中国人必修的课本之一。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圣明思想,是精神产物,亦是精神寄托,被视为每个中国人的最高行为准则。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论语》最终走向世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论语》展现出无穷魅力,仿佛深海中的夜明珠般耀眼,而我也被其深深吸引,在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路途中为之触动。

先以几个触我至深的句子为例简单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论语》中有不少对于“学”的理解,而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面的感悟自然是少不了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凭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这句话强调了温故而后知新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但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思考但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它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以兴趣爱好为基础,才能学好、学通、学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以上节选了几句《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句,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学”十分看重,并且对其理解非常深刻,分别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两大方面对学习进行详尽的阐述。在阅读《论语》之后,我从中受益匪浅,学习到了中国人最正确的学习观。学习要孜孜不倦,谦虚求学,不耻下问,学习是一生的事,要怀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而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论语》除了是学习法典,更是一本君子宝典,其中有关为人处世、君子作风的警言被后世之人广为传说。例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句话讲的是君子应该成人之美,怀以善心以待人待物。又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面意思是指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推给别人,实际上是说君子应学会推己及人,在别人犯了错误时,换位思考,得饶人处且饶人,学会宽容,要有博大胸襟。学会做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学科,《论语》中的君子怀仁爱之心,能够自省,不断超越自己,真正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一个中国古代所推崇的,集中国传统优秀精神于一身的正人君子,是真真正正的中国君子。真不愧《论语》一直被传颂,或许这便是原因,它的内在是中国精神,是那条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龙脉,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论语》能被世人广为传颂,除了其内在的东西是人们的信仰,当然还靠其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论语》实际上便是孔门学子的语录,在阅读《论语》时,仿佛是在聆听孔门学子的日常谈话又像是老师在授课,如此亲切自然的文字表达,上至,耄耋老翁,下至总角小儿皆可阅读,这样一来也很难不流传开来。

《论语》因其内涵深刻而将我吸引,它是一个属于中国的理想精神世界,在阅读《论语》之后,我也深深被其感染,久久沉迷其中,感慨万千,我为这个中国好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