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这本书时,就和我之前所看的书有不同的感觉。

如果说,之前封皮只是封皮,用来保护书页的话,这本书的封面更像一幅秀美的画,或是一篇画在上面的文章,初看到它时,就像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在众多的版本里面摘下了他。

跳过了前面的寄语与作者介绍,我才更加感受到,这本书和林清玄以往的散文作品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有和如张晓风散文故事的短小精练,有与毕淑敏的散文作品一样生动,而林清玄更是在这两种写作精华中提炼出了一种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本书里,会有一些看似相近的题材,表达出一些存在紧密联系,却感悟出不同结论的两种思考。他们如五线谱一样交织着,让读者不会因为故事短小而不解韵味,也不因篇幅过长而感觉乏味。其中令我感触波深的是《放生的麻雀》和《放生鸟》。

咋一看题,自然会想到这两本书的中心主题:放生。同样是写放生,又都是围绕着小鸟。按说,两篇题材和结构一样的文章,又出自一个作者,是难以体现出不同的观点论述的。通常是只能换些词藻并填鸭而入的写作方式。 但当我品读以后,才发觉起初我的想法是多么肤浅,更感受林清玄作品中的独具匠心。

《放生鸟》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作者去寺院,看见门口有专门供人放生的鸟卖,一开始不觉得奇怪,后来,见待卖的放生鸟一点都没有减少,顿觉纳闷,遂与卖鸟人交流,得知他们是每天早上都会去抓鸟。《放生的麻雀》内容却是这样的,作者与朋友去散步,见林中有许多的麻雀冻死了,觉得蹊跷,便问朋友,得知这些都是放生的鸟,因为时至寒冬,此时放生的鸟都冻死了。两篇文章似乎都是写放生,但角度和立意却完全不同,前者是写靠卖放生鸟来赚钱的商户,后者是缺少鸟类起码知识的好心人所放生的鸟,结果却把鸟害了。再细细品味,我发现这两篇散文中隐含着一个相同的主轴—人性的贪婪和欲望。

同样是放生,买和卖之间看似有不同的出发点和用意,也或许在更久以前,买鸟放生的人是怀着一颗仁慈的爱心。卖鸟的人也只是家境贫寒,偶尔弄的几只鸟儿,买个小钱贴补口粮。但如今却是把这个纯朴的善事变成了一件商品,一种职业,而更有甚者,对于放生之人,更多的出发点,却是把这个放生当成一剂药物,这些人在平日里可能做了一些不凭良心的龌龊之事,有违传统道德底线,甚至伤天害理的事。怕老天惩罚,就通过这种放生的方式来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或者是期望通过放生生灵,以期将来得到好报应,至于鸟儿的生死,并不是他们关注的地方,真正的仁慈博爱之心,却没有从他们的行为中体现出来。从净化心灵的角度上看,这样的放生又有何意义呢?作者通过这两篇散文,从一个正面的角度,映照出反面的本质,深刻的勾画出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即不做没有回报的事。

由此看来,大凡有博爱之心的人,首先是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由然而发的,而并非是通过某些表面形式来麻痹自己,只有用心去仁爱,才能够得到灵魂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