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阅读《呼啸山庄》有感
多少个日夜,狂风大作,雨雪交加,希斯克利夫在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追上凯瑟琳的步伐而努力?又有多少个日夜,希斯克利夫在对曾经那个无用的自己忏悔和对这个冷酷的世界感到失望?都说世态炎凉,可背后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因为要得到,所以要拼上所有去找那条能够让自己得到的路。
希斯克利夫作为《呼啸山庄》这本书的男主,可谓是一生坎坷,受尽辛苦与屈辱,在他的眼里,除了爱便只有源源不断的恨。爱来源于凯瑟琳,恨亦来源于凯瑟琳。自从凯瑟琳的大转变,嫁给了一位富有的绅士――林顿以后,希斯克利夫深受打击,离家出走。在凯瑟琳死在绝望中,希斯克利夫的世界里便充满了恨,对所有人的恨,对全世界的恨。可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及时收手,才没有将这一代的爱恨情仇延续到下一代。因为爱与恨两点,连成了一条线,构成了人性光辉的这一面,诠释了什么是“人”。
毋庸置疑,在那样一个人心扭曲社会险恶的时代,有这样一份至诚,至纯之心是有多么重要!因为人与人之间用有色眼睛看待彼此,因为金钱至上,让希思克利夫的一生充满了恨与黑暗,这种社会风气看不见,触不得,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挥之不去,却在希斯克利夫的身上展现的尽致淋漓,他的爱、恨、死亡无一不渗透着斑斑血迹,无不犁刻着资本主义的印迹。他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受害者,可他亦是自己疯狂报复的结果的受害者。可是在生命的尽头,他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根本满足不了自己,他所能够感受到的,仍然就只有失去凯瑟琳的悲痛与无尽的空虚,小说的结局也是因为他的放弃报复而得以圆满,而他又与凯瑟琳在另一个世界相逢。
凯瑟琳的世界,看似无暇,却印刻的社会性质,她本该过属于她自己的幸福生活,却也招架不住权力与金钱的诱惑,成为社会的奴隶,成为自己的奴隶,是的,她见证了希斯克利夫受人虐待的一刻,她同情希斯克利夫,她也爱希斯克利夫,她仍然背叛了自己的心意,最终走向无尽的悔恨,她无一不是那个时代刻画的人,受害的人。她与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只不过结束了那个时代的折磨,走向了另一个更美的世界。
结束了这场复仇,结束了一切黑暗,留给人们的都是一切美的象征。而这世界唯有爱可以感化这充满绝望的空虚与压抑,凯瑟琳说,“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像树下永恒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给你们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是必须的。”因为有爱,扭曲的人性可以被挽回;因为有爱,社会的险恶可以得到改变。而爱也是希斯克利夫追寻凯瑟琳得以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吧!
【第2篇】
黑色的风灌满了整个山丘,暗色的雨击打着脆弱的土地,吞噬了一切光明与美好,吱呀作响的木质地板,空空荡荡的房间,希斯克利夫独掌烛台,眼神游移于窗外无边无垠的黑暗,黯然绝望空洞,似一只无底的黑洞,忘记了守望的理由……看《呼啸山庄》,始终是很压抑的,那个山庄,那些遥远的爱恨情仇,犹如一阵阴云在我心头不时下着苦雨。
看了书,也看了电影,虽然电影没有书中那样细腻深刻的传情与控诉,但很真实,特别是那种独特的眼神,一经触碰就似乎扎进了心里永远挥之不去。那是由于疯狂的爱的侵蚀,却更是由于受了爱的背叛而生恨的绵绵无期的折磨造成的,总是生活在回忆的爱里,却用复仇来面对现实,从此,这恨再无绝期。
“我爱他脚下的土地,他头上的天空,我爱他碰过的一切东西,他说的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的表情,他的一举一动,爱他的整个人,爱他的一切。”这段话是凯瑟琳?肖恩被丁恩太太问及为什么要答应埃德加?林敦的求婚时的表白,这看似感人的誓言却蕴含着所有罪恶的源泉。凯瑟琳无法克制的虚荣心使她自己得到了报应也害得身边无数的无辜者倍受煎熬。者便是她可伶可恨之处了。
“我活着的最大目的,就是他,即使别的一切全部消亡了,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而要是别的一切都留下来,只要他给毁灭了,那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我对林敦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叶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亘古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快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这是凯瑟琳对丁恩太太说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时的表述,这一次我们可以相信她的话,这的确是她的真实想法,但为了物质上的虚荣,她放弃了,背叛了,那么她就只能在自己编织的苦网中挣扎着死去。在死之前,希斯克利夫悲愤地责备她:“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你害死了你自己……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给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分开我们,而你,却出于你自己的心意,这样做了。”他又说:“我爱害了我对人——可是害了你的人呢?我又怎么能够爱他?”这就导致了他的悲剧的发生。
只有荒野,田庄,嶙峋的石,在旷野上飞奔的扑朔迷离的眷恋,交杂无续的恨。呼啸山庄,是那埋葬爱与恨的地方。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