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叫《呼兰河传》,作者是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一代“洛神”,却在风华正茂之时,因病住院,又遇庸医,年仅三十一岁便怀着满腔的抱负与不甘最终病逝于香港。如同彗星般崛起却又骤然消逝。天妒英才,呜呼!哀哉!

《呼兰河传》是她在香港病逝前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她流传最广的经典著作。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又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微、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全书共七章,虽说俨然一体,却又合自独立。每一章读完初觉乏味,细品之后却又发人深省。其中有三章最是令我印象深刻。

第三章作者叙说了自身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生活是寂寞的。我家的花园是荒凉的。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祖孙俩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再看看文章最后短短几百字的尾声中,可以看得出作者对于祖父的思念。虽不优美的童年生活但却难以忘却。

第五章写的是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由于她总是乐呵呵的,胡家总是想给他个下马威,无端打她,所以团圆媳妇生了一场病。于是胡家又是“跳大神”,又是“抽贴”,弄得好不热闹,邻居们却是起哄都说打得好。最终听了跳大神的话用开水洗澡没过几天还是死去了。几千年的封建迷信思想,相信鬼神葬送了十几岁的生命。

书中最后一章主要写了一个卖年糕的人—冯歪嘴子的经历。冯歪嘴的妻子在生完她的第二个孩子后去世了。然而街坊邻居却冷嘲热讽说他的妻子坏,说他完了。但冯歪嘴子并不放弃,喂养他的孩子。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在冯歪嘴身上我看到了坚强,不放弃的精神。

茅盾先生在读完《呼兰河传》后,表达了自身的感受: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越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精彩而又犀利的点评,一语中的。

作者萧红在医院弥留之际,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不用经历战火,拥有和平安定的优越环境;我们不会置身于几千年传统下来的封建迷信,而是可以学习新知识,徜徉在科学的海洋中。那半部《红楼》应是我们去续写。将北宋大儒张横渠的名言作为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应争做时代的主角,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而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