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民族的文化之殇 ——读《文化苦旅》有感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说的太多,满腔话语积压于心底,随时都有迸发出去的可能。但我还是愿意只打开一个小口,让那话语如涓涓细流一样涌出,将自己再次滋润。
书从敦隍莫高窟写起。写王元禄,这个道士机缘巧合之下打开了先人留下的文化宝库。殊不知在他打开莫高窟空门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远就注定与这个地方联系在一起。但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些东西注定是留不长的。果不其然,在外国人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不停蹄地来到这儿,买走了这些无价之宝。当时王元禄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古物的重要性,他只知道,一百卷经书值一个铜板,一车古画值三个大洋。看到这儿,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扼腕叹息。他没有想到,自己贪图一时的小便宜,就使得无数后人为他卖出的东西费尽心血。
看到这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思考,莫高窟的悲剧怪谁呢?是王元禄吗?如果把责任都推给他,那就太可笑了。他只是当时小市民的一个代表,为了活下去,才卖掉经书,谋得小利。那是斯坦因他们吗?不,也不是他们,他们也是为了保护文化,才把他们运走,使它们免遭战火的摧残。那到底怪谁呢?要怪,就怪历史的巧合吧,它让这些无价之宝在不恰当的时间被不恰当的人发现了。历史,总是这么戏剧性。
这正像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表现。因眼前的利益放弃长远的打算,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后悔莫及。等要追寻祸根,却无从下手。这就是人性的特点,亦是人性的弱点。
但相比其它文化来讲,它算是幸运的。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侵略者抢掠了无数稀世珍宝与许多文化成果后仍不满足,最后一切燃烧殆尽。那场大火,烧毁了数代人的心血,烧毁了凝结在珍品中延续千年浓重的文化底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它阻碍了物质文明甚至精神文明的发展。
不能否认,战争带来了一些好处,它让人类思考人生的壮美,它促使与战争相关的科技得到了进步,许多深刻的文学作品无不是与战争有关的。但是它带来更多的,还是负面的。看看白骨累累的战场,看看炮火连天的城市,再看看饥不择食的难民们。这都是战争的代价,这都是文化的哭泣呀。
利益是有价的,文化是无价的。希望人类不要再为了有价的利益去伤害无价的文化。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