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家国天下
——读《一蓑烟雨任平生》有感
正值夏末,晚风轻抚,我倚在窗前看水色天边,拥着一整片星河的璀璨与希冀,我伸手又捧起季羡林季老所著的书。季羡林老先生,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国学大师、学界泰斗。触及温润,手指不经意摩挲起封面的几个大字:一蓑烟雨任平生,不由得再次心潮起伏。“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苏东坡的《定风波》,这寥寥一句,恰如其分地涵括了时代的缩影、岁月的霜华,还有心境的泰然超脱,更是季老先生一生的概评,妙哉,妙哉!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给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
《一蓑烟雨任平生》共分成两辑,第一部分,季先生谆谆善诱地告诉人们一些质朴的哲理: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如何看待不完满的人生,以及对待时间应采取的态度。他以慈爱的教诲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盼,用淳朴的话语告诫年轻人为何要珍惜光阴。每年除旧迎新之际,他便展望未来、回首过去,坦然直面年龄、回忆与死亡。第二部分,季羡林回望一生,从少时离家奔赴济南念书,到成为清华的教授,其间经历了蒋介石的猖狂反共、日本军的野蛮入侵以及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自我的经历照见时代的缩影。风雨百年,历经沧桑;流年碎影,回首茫茫,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从书中字里行间,我真切地感受到季老先生深深的爱国情怀。1935年9月,季羡林作为交换生,满怀一腔热情依然赴德,“少不更事,怀着一腔热情,毅然去国,一是为了救国,二是为了镀金”。在异国他乡,家中杳无音信,祖国更是战火连绵,他身心难安,夜晚辗转难眠。“在欧洲时曾几次幻想,当我见到祖国母亲时,我一定跪下来吻她,抚摩她,让热泪留个痛快”,为了能够早日重归故土、早日亲人团聚,他将精力倾注学术研究,没日没夜的学习奋斗,本想着咬咬牙两年就过去了,哪想这一挺,就是十一年。1946年回国后,季羡林热衷地投身于中国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季老用自己的热血诠释着爱国赤子的无限热情。
书中《怀念母亲》的散文里写到,“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祖国母亲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季老先生的心里,始终是并重的,时刻挂怀。
我不由得想到我国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当时世界上超一流的火箭专家。1949年10月,钱学森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决定回国效力。美国政府百般阻挠甚至软禁,但钱老并没有就此放弃回国的路。经过中美双方的斗智斗勇,即使在美国人认为“钱学森到哪都顶五个师”,终于钱老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安全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钱老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再看看现在,我常听说一些有才能的大学生出国留学后就不愿意回来的事例,他们被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优厚的待遇所吸引,忘记了身后培养他的祖国;也有一些富豪,在自己的祖国钱赚得盆满钵盈,却在国外一掷千金买豪宅,改国籍,到国外生活;甚至还有不少的高官,利用职务之便,一定要把子女送到国外定居。我很困惑,在他们心中,祖国究竟占有多少席地呢?
在《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书中,季羡林先生从他的童年时光开始回忆,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娓娓道来。季老先生20世纪初期中国新旧交替的时刻,其物质生活是极其匮乏的,他的家境更是苦不堪言:一年到底就吃吃咸腌菜,平常只能吃到红高粱面饼,他把举人太太留给他的白面馒头当作龙胆凤髓,能吃上白面馒头,于那时候的他而言,是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至于读书,若要不是他的叔父将他接到济南读书,在那个没有私塾的贫苦村庄,他极可能一生像他书中提到的小伙伴一样,大字也不识几个。也正因为这样,季老很珍惜学习的机会,他孜孜以求、脚踏实地,从未想过走什么捷径。碰巧哪天没有读书和写书,他便会痛责自己虚度光阴,季老先生一生没敢懈怠。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一路书山以勤为径,从容前行,着实令人佩服不已。
现在的我们生于如此太平盛世,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坐拥优越的教育资源、享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应向季老先生等前辈看齐,爱国、担当、奉献、进取,不负韶华携手造福华夏大地。青春有诗与远方,有家国天下;我们肩负使命,拿起时代的接力棒,秉持着心中那一整片星河的璀璨与希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