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哲学之海,观思想之潮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谈到“哲学”二字,许多人脑子浮现的都是康德、休谟、尼采、柏拉图等一众西方哲学家,而谈到“哲学史”,大家或立刻就想到罗素所著的那本厚厚的《西方哲学史》。而冯友兰先生的这部《中国哲学简史》,则给我们展现了一套全新的哲学体系。

书的焦点在于前奏时期儒,墨、名、道、法、阴阳家的不同观点以在后世的发展与演变,极为精彩,读这本书,仿佛置身春秋战国,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巨人同游。

看到儒墨“兼爱”之辩,仿佛看见孔孟二人坐在台前与墨子激辩,也引发的我的思考,看到名家惠施相对理论的智慧,公孙龙“坚白这辩”的奇诡及,“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的壮志豪情,不惊叹为观止,而再后看到道家老聃“道无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惊人言语与庄子“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超世眼光时,又反觉得名家局限于“名实”之辩太小家子气了。

一本书中,夹着一段历史。战国百家争鸣的盛世,仿佛又在书中呈现,在这里,孔圣人仍为人师,广传忠恕之道,荀子、孟子仍对善恶之辩喋喋不休,庄子与惠施仍就每一点小事探讨……

这本书不厚,但它很沉。它承载的思想太厚重了,以至打开书,它们就会从字里行间溢出,涌进你的大脑,所谓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思想,所谓哲学家,就是思想者,所谓读哲学史,就是回到从前,看着那些思想者在想些什么,领略他们思想的魅力,这也就是哲学、历史的意义所在吧。

每一位思想家都是值得敬畏的,多少年来,多少人逝去,只有他们依靠自己思想的魅力,在另一种意义上得到的永生,思想多!么伟大的词汇,伟大的思想不应时间而逝,不随世道而变。焚书、坑儒、文字狱……数千年多少风吹雨打,水蚀火烧,百家的思想却仍在历史 长河中屹立不倒,光辉仍旧,哪怕再过千万年,却不会有分毫褪色。

思想家,多么伟大的群体!你可以赞同或否认,可以崇拜或不屑,可以大加推崇或出言不逊……但你永远不能忽视他们 。正是由于他们,世界才会成为这样。

有人或许认为读哲学不甚大用,甚至浪费时间,这里,我要引用《中国哲学简史》上的一则小故事。

有个人遇见神仙,神仙问他需要什么东西,他说他需要金子,神仙用手指头点了几块石头,石头立即变成金子。神仙叫他拿去,但是他不拿。神仙问,“你还要什么呢?”他答道“我要你的手指头”。

多聪明的人啊!

我要说的是,读哲学史所收获的,不只是"金子",是古人富有魅力的思想,更是“手指头”,是不断思考,让自己产出有魅力的思想的能力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