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默默的深情——读《傅雷家书》有感

“可怜天下父母心,盼儿成为有用人。”这句话是天下父母们的心声,也是他们终生的梦想。但有一种深情,造就了孩子的成功;有一种深情,成就了孩子的人生;有一种深情,是爱,是守护。

作为父母亲,傅聪的父亲傅雷和母亲朱梅馥无疑是爱他们的孩子的。这些爱,他们都体现在了跨越海洋的一封封信里,有的直白,有的委婉。这些爱,贯穿了一个海外游子的心。即使他们在大洋两岸,即使他们见不到面,但通过这些家书,父母亲传递给他最真挚的爱,使傅聪在海外孤儿般的处境中感受到父母的亲情。

在这些家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这是父母对他的教导与深情。傅聪后来回忆说,他在艺术上取得的成绩,存在的缺点与他平时为人处世也是分不开的。由此,我们在生活中首先学会做人,才能有自己的立场,才能清楚明白地做应当做的事。一位大家,是在做人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连做人的原则都不遵守的话,怎能向自己的理想奋斗呢?怎能成为一个大“家”!傅聪在慢慢学会做人,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中,也凝结了对父母的深情,感悟了乐曲的内在。他在这默默的深情的引导、守护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音乐家。在书信中,透过薄薄的扉页,怎能感受不到一笔一划的爱恋?字字见真情!他们默默的深情,全融入了字里行间……

默默的深情背后是家人不能相见的寂寞和思念,那想念的感觉岂是笔纸、字数的多少能体现的!当傅雷夫妇在站台送傅聪离去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颗一颗掉落,以后就是无休止的思念。而当傅雷夫妇双双服毒自杀后,傅聪才发现纸笔是多么无力的表达着思念——他们在最后一面也未能见到。

我们虽然日日听着父母的唠叨,觉得很令人讨厌,但那背后默默的深情不正像傅雷夫妇那样,是那么的让人感动。记得网上算过这样一笔账,我们找到工作后能陪伴父母的只有两个月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人,应该多一些耐心,多陪伴他们,多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多体贴一下,认真的听他们的唠叨,在父母面前多尽点孝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们所期盼的,不就是这些吗?而我们沉浸在默默的深情中,感到幸福无比!

默默的深情,是爱,是教导,也是无尽的思念。 

【第2篇】

殷殷父母心------读傅雷家书有感

泡一杯淡淡的清茗,翻开《傅雷家书》厚重的扉页。我的眼睛在父爱母爱交织的行句之间缓缓游走着。清茗的淡香充斥在脑海里,几十年前,那位慈爱的父亲的身影暮然就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

傅雷的家书,尽管篇篇琐碎,甚至在我们这些崇尚自由的九零后看来还颇有有些唠叨,但却字字情真意切。儿子远在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父亲却好似对即将赴考的孩子一般,殷切的关注着他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预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情景,并替他设计如何对待。母亲将对儿子的爱继续延续到下一代的身上,将爱一针一线,密密缜缜地织到一件小毛衣,小鞋子上,这该是一颗多么崇高的父母心啊!

他们的信,使远在异国漂泊的孩子,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人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以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挫折与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

合上书页想想,我们的父母不也是如此伟大,如此不求回报的为儿女着想吗?

书中傅聪的母亲朱梅馥这样写道:“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你们好,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是啊,我们的父母都是这样,他们总是给我们最好的,他们总是包容我们,理解我们,不求回报,毫无私心的爱我们。但我们却面对一次次唠叨,一声声问候,漫不经心的应和着他们,甚至对他们恶言相对,仔细回想,我们是多么的不懂事啊!

从呱呱落地到咿咿学语,从狂妄少年到白发苍苍,我们永远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是他们的爱鼓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走上人生的新台阶。

他们的爱是大音希声,是大爱无言。就让他们的爱如同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灵,长出一棵茁壮,善良的心灵之树吧。把花朵献给父母,给他们以希望;把果实献给父母,给他们以骄傲;把绿荫献给父母,给他们以安慰。我们的父母一定会在背后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他们用爱学会了回馈,学会了感恩。

树叶,青了又青,黄了又黄,而岁月,唯一带不走的,是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