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

高尔基写的一部小说《童年》,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长经历,描绘了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画面,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似乎在我们这个年代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甜美的回忆,而高尔基的《童年》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没有孩子的天真,活泼这吸引了我的眼球。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慨万千:阿廖沙的生活是多么悲惨啊!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躁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承担在一个年少无知的孩子的身上。

不过因为有着和蔼的外祖母和母亲的点点温暖引领着阿廖沙,他孤独的心渐渐的被暖化。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此时此刻我的心里百感交集,不知道是该为阿廖沙庆兴还是惋惜。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我们的童年的灿烂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被人欺负,家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人一番……但拥有着这些,我们似乎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社会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有句话说得好“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懂得要珍惜。

已然,童年虽然已经消逝但是那份天真,甜美的记忆永远保存在我们心底。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珍惜如今这美好的青春,让青春如童年般多姿多彩珍惜我们的现在,珍惜我们的青春,就像珍惜只有一个童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