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先生对此进行了通俗而又深入地论述。他点出了一个观点: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态度不同,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最为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如果是一个木材商看,他是以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这棵古松的实用性;如果是一个科学家去看,他是以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这棵古松的科学性;而如果是一个画家去看,他是用欣赏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这棵古松的美丽。古松在不同的人眼中反映出了三种效果,商人和科学家都是从用的角度看,而画家是从美的角度看。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的一点在于:除了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一句俗语说过:“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与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孔子有言: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其实那时的鱼并不一定是快乐的,而孔子却将自己的快乐转移到了鱼的身上。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是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如果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这第13封信,既通俗易懂,又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并没有美学中那种专业的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读完后,它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提升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