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和晦暗——读安意如《日月》

《日月》是安意如历时四年写成的一部长篇,书的扉页上写道:“这是一部关于西藏,关于仓央嘉措,关于告别欲望、重返净土的灵性之书。

人的一生,其实都行走在寻找光的漫长旅途中。正如尹长生,亦可唤索南次仁。六岁时,他因命运的牵引遇见尹莲,一个至善女子,离开了他的根——西藏。正如罗布所说:次仁身上有种与生俱来的灵性,这种灵性源自于高原,亦终将归属于高原。最终,经历了三十一年的人世浮沉,长生随波逐流,身不由己,迷失在城市丛林。在他内心被欲望塞满的时候,命运的力量终召唤他回到故土。

生命是一条河流,静缓、深阔、恒无止息,它属于存在于世的所有生灵,最终的指向,都是内心的平静与安然。长生离开了故乡,来到一个没有意思痕迹与他曾经生活的世界相同的地方。在那里,尹莲是他唯一的依靠。这么一个淡然,无争的少年,注定与他的世界格格不入。或许,是他的淡然,是他与众不同的魅力。在这三十一年间的沉浮中,他学会了自己厌恶的奸诈、计谋,早已失去了曾经的赤子之心。他深知,自己至深的辜负在于他默默成为心机深沉、谋定而后动的人,背离了尹莲怀有的美妙愿望。在三十一年的浮华虚荣中的挣扎之后,他选择了回归。沿着来时的路,与记忆缠斗,寻找本真的自己。他内疚自责,一次又一次以责任为由让自己心安理得的拖延,来掩饰对尘世的执念。在命运的召唤下,在日月的指引下,突然不再执念,犹豫,决意舍弃一切牵绊,让心灵回归那片高原。多年的缠斗,在他转身那一刹那释然。尘世中相搏相斗,胜负无终。而放下了,便胜出了。日月为明,指引他觉悟,继续前行。

耽于记忆的人,纵然经历漫长时光,行过千山万水,亦不过是画地为牢。

对于长生,遗忘便是一生。尹莲,六岁遇见,她为他带去崭新的世界,不同寻常的经历,长生三十七年的生命因她而真实。可是,与、对于他来说,对尹莲的爱从未获得想要的回应。他最深的悲,是真实的感情不能流露,不被允许。睿智的尹莲她怎会不知?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你爱一个人,爱到愿意为他不计代价付出一切,而是明明知道被人深爱着却不能有所回报。她能做的只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一份感情,无声无息地放他离开,解开束缚他夙愿的枷锁,换他的海阔天空。人与人的相遇,不是为了寻找彼此,而是找寻真实的自己。在长生的遗忘之途中,苏缦华,便是这样的存在。欣赏这样的女子,怀着对仓央嘉措的信仰,寻找自己的佛,虽是叱咤于商场的女子,却生性清闲散淡。明明相爱至深,至诚,如此执拗的人,诀别之时,她却无泪。对于她而言,生死离别亦可悄无声息。背负着爱的回忆,她寸步难行。在日月的容光牵引下,她遇见了长生,她的佛,她一直在寻找与等待的仓央嘉措。于缦华,遇见长生,不过是证了前缘,应了后面那句,只为今生与你相遇。长生对尹莲的虔诚,是如对生命,与其说是心灵的回归,倒不如说是对她执念的化尽。知晓长生过去的缦华,不愿放纵自己的爱去纠缠,增添他的烦恼。与他尊贵的灵魂相比,爱恋只是微尘。可是岁月沧桑,人生破败之后,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深信不疑。于缦华,长生便是这样的存在。于是,她用她的爱来供养他,怀着虔诚的心陪他,辗转在山水之间,如此,便是一生。

如月为明,容光必照。在命运的牵引下,长生终究觉悟,在这高原让心灵回归。觉悟,不是此生终止。觉悟,是为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