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只有优秀的史书才能将其传承,我们后人受益。这个暑假,我就接触了一本好书——《明朝那些事儿》。此书一改我对历史书的枯燥、无趣的看法,深深地吸引了我。正如扉页上描述的那样,作者当年明月是在用“瑞士表匠地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造师的情怀,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在描述大明王朝近300年的故事。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末代皇帝崇祯,从功勋卓越的封疆大臣到祸害社稷地宦官污吏,文字表达浑然天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一桩桩历史事件、一个个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我最欣赏的便是辽东勇将袁崇焕。
袁崇焕虽不是明代第一名将,但在抗金战场上,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袁崇焕出身卑微,一生坎坷,进士考了四次才中。他这种锁定目标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吗?我们现在常常定目标、做计划,却常常会因为各种理由任意改变。对比袁崇焕的多年寒窗苦读,我们缺少的正是他这种坚韧吃苦的精神。
后来,文官转武将的袁崇焕被派去镇守辽东,那时的辽东几乎全被后金占领,朝廷腐败阉党掌权,前去抗击几乎等于以卵击石。但他不顾个人安危,顺应朝廷的需要,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赴任了。他的这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忍辱负重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宁远城的那一场大仗,当时的守将孙承宗因政治需要被赶走了,士兵逃的逃、降的降,袁崇焕率领不足1万的兵力死死驻守,“独卧孤城,以当虏耳”,这是一个真正的忠将才能说出来的忠贞话语。终于,在袁崇焕宁死不屈的精神带动下,士兵奋勇抗抵抗,守住了孤城。
但京城受皇太极的大军威胁,他又积极投入战斗,好不容易严防死守,保住了京城,却被小人陷害,安上了通敌谋反的罪名而上了刑场。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
袁崇焕的诗正是他一生地真实写照,坚持、始终不忘守护边疆的一生,也是一个军人精忠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敬仰。《明朝那些事儿》里还有很多人事,值得我们去一起去学习、感悟。
【第2篇】
《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写到了崇祯皇帝的覆灭,生动形象写出了大明276年历史,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已经成了百年往事。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兵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在耳,刘基应天决断的吼声在耳,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笑声在耳,曹文昭等人的无力回天……岁月如斯,在历史的沉淀里,今朝,该如何笃定最初的信念?在曾经的青山脚下,夕阳红似火的情景却大相径庭了。
日月山河永存,大明江山永固,纵观大明朝276年十六帝的长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远下西洋传扬我华夏神威,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检,或许有的皇帝被人讨厌,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和万历,酷爱木工的天启帝,但无论国家处于多么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没有一个软骨头。
朱元璋建国之初,手下的几员大将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都是不世的奇才,还有刘伯温这样的天才,到之后的张居正,戚继光、郑和、徐阶、李成梁等等,那明末苦苦守卫大明江山的曹文诏、卢象昇、洪承畴、左良玉、陈奇瑜、左宽这些将领,大明无论何时都会奋起勃发,即使后期衰败,但几万人击败十几万的日军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朝代富有过,凋零过。它可能不完美,但不可替代。
朱棣是大明朝第二能打的皇帝,燕王扫北,赫赫武功,打得鞑靼畏手畏脚,他的能力也着实逆天,朱棣似乎是史上首位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从最初北平被迫起事,不过几千人的兵马,短短几年竟然杀到了南京,夺了朱允炆的帝位,藩王对抗中央,实在是难如登天!其他诸如下西洋等等功绩也非常不错的,绝对是雄才大略的帝王。
没有于谦的保卫北京之战,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历史了,于谦救大明于水火之中,正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国土无双,寸土不让。
要说大明第一人,文才武略样样精通之人要属王阳明莫属,他的心学影响了后世几百年,培养出了一大批能臣,一代儒生,却立下伟大的战功,依靠知行和一,成为了可以和朱熹并肩的思想大家。
……
我时常在想也许就是所谓的气节才能使中国在四大文明继续存在吧,对手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中国依旧存在,依旧傲世这一切。什么叫信念,就是这件事办成——死,办不成——死,但义不容辞。纯粹和执着,也是有区别的。所谓执着,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纯粹,是见了棺材,也不掉泪。
【第3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作者风趣幽默的话语令我十分喜爱这部书。
在这本书里我记得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土木堡之战。在洪武三十一年,于谦出生了。没想到他竟然是拯救明朝的大英雄!
由于家庭环境不错,于谦有着自己的书斋,他十分上进。才当上了兵部右侍郎。我觉得这才是这篇故事的重点。正统年间,王振掌握大权,他这个人属于雁过拔毛型的。于谦官复原职,王振连话都不说。可见王振此人实在是欺软怕硬,纯属小人。没过多久,又一个灾难降临了,王振带领的二十万大军全部死掉,五十余位大臣战死。于谦才拯救了帝国。其实我当时看这本书是因为于谦这个人,他临危不惧,成功指挥了这场战斗。
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幽默的明朝。让我看到了明朝的斗争和期望。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信念和信心,于谦这个人最让我印象深刻。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于谦成为了我生活中的老师,他教会了我果断、冷静、坚持、自信等等必会的本领,他仿佛和我说:乱世之中本身是没有天才,但只要有了各种本领你就是一定会成功,本领能助你登上成功的高峰。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