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一天,我帮母亲收拾院子里的杂物。母亲告诉我,那个破旧的瓦瓮已经放在那里多年了,也该丢弃了。
算起来,这个瓮比我的年龄还要大。母亲曾用它腌过几十年的咸菜,后来,瓮开始破旧漏水了,就被废弃在院子的角落里,任凭日晒雨淋。有一段时间,淘气的小侄把它当成了玩物,常常向里面倒水或泥沙。
挪走覆盖在瓮口上的杂物,正准备搬起它,却嗅到一股淡淡的花香,白瓮里慢慢弥散出来。顺着头顶倾泻而下的阳光,我终于看清了瓮里的玄机:竟然有一株凤仙,娉婷地玉立于这圆形的中央。三、五团指甲大小的淡红花朵,点缀在浅绿的茎叶之间。红绿相映,让人能感觉到有一种盎然的生命扑面而来。
而我的疑问也随之而来,这瓮里怎么会变魔术般地长出一株凤仙呢?母亲告诉我说:“去年春天,在它附近曾种过一行凤仙,也许是机缘巧合,有凤仙的种子随风落进了瓮里,里面有潮湿的泥土,便生根发芽了。”我觉得还是说不通,因为光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瓮里一片黑暗,凤仙根本没有生长的条件。
带着疑问,我开始仔细检查这个瓮,结果我有所发现。原来,瓮身上有一条手指长的裂缝,裂缝最宽处大约有两毫米。用手遮住瓮口射进的阳光,再向下俯看,刚好看到有一线阳光穿越裂缝的中间,自上而下斜射在那株凤仙花上。那一刻,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憾着,我感叹着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找到答案之后,我没有扔掉这个瓮,因为,它和那株凤仙,已经一起构成了一道壮美的生命景观。整个夏天,每天下班后观赏这道风景成了我的必修课,我在观赏中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我还打电话告诉我的一些亲人和朋友:欢乐地生活吧!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株凤仙,它能在一个黑暗得只有一线阳光透入的瓦瓮里,从容地生根发芽,热情地吐露芳艳。
那株凤仙已经凋落几年了,但我的尊敬与怀念却丝毫没有减少。不只在于它战胜了艰苦卓绝的环境,填补了生命存在的空白。我觉得,它更是在淬炼着自己的灵与神,是一个物种对生存驾驭能力的提升。也许,正是有了无数如它一样个体的不懈努力,生命在繁衍生息中才会不断进化,不断走向完美。
选自《青年科学》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