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的风格_1500字
不惟上,不惟利;只惟实,只惟民。陶铸同志身上体现的是一种松树的风格。
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省长、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部长等职。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1958年"大跃进"后,报纸上公布的粮食产量一天比一天"高","高"到粮食没处放,农业形势"一片大好"。可,没过多久,农村四处告急。很多地方的公共食堂揭不开锅,水肿病开始蔓延。
对于这种情况,在1959年2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了藏富于民不见得是坏事之类的话。意思是说,粮食是有的,只是被农民藏了起来。
很快,全国掀起"反瞒产"运动高潮。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也亲自带队到广东的"千斤县"----东莞开展"反瞒产"运动。
陶铸一行到达东莞城的那天晚上,县委召开了"反瞒产"大会。一个又一个公社书记站起来,说东莞确实丰收了,所谓没粮食是假象。有个公社书记,更举例说他在某村反瞒产,在晒谷场,他只见稻草不见谷,可是,把稻草堆轻轻一拨拉,哗,大堆大堆的谷,金黄金黄,可喜人呐……上百人的干部大会上,只一位老人袁溥之出来唱反调。她说:"陶铸同志!我看过许许多多农民的家,粮食是有的,但没有那么多。反瞒产是反不出粮食来的。"陶铸当场批评了她,说她是不是"右"了一点。会后,众多工作组被派往农村开展"反瞒产"。不过,陶铸再三交代下乡人员,一定要先作调查研究,甚至避开县社干部,直接到农民群众当中,摸到真实情况。
工作组回来后果然得到真实情况,他们向陶铸汇报:农民的米缸确实是空的,没有米;老农诉苦说,米都集中到公共食堂去了,连给婴儿煮糊糊的米都没有;一些谷仓里确实有谷,但那是代集体保管的种子粮,没有队长命令,谁都不准动用。有个工作人员在一户农家看见热气蒸腾的锅,便想看锅里煮的是什么,女主人看见来人,抢先一步,挡住炉灶,粗声粗气嚷道:"看什么?锅里煮的是野菜。"女主人转念一想,忽地转过身去,顺手掀开锅盖:"要看,给你看个够。"工作队员看到锅里煮的,确实是野菜。
1959年3至4月间,广东省委召开专门会议。根据汇报得出结论:1958年的粮食产量,没有原来报告的那样多。分析原因:一是头脑发热,报产报高了,由此制订征购粮食的计划不符合实际,购了过头粮;其次,农民集中到食堂吃饭,浪费了不少口粮;第三,提倡一日三餐干饭,敞开肚皮吃饱,造成大量浪费。
据此,陶铸代表广东省委向中央报告,提出向农民让步,停止反瞒产,减免不切实际的高征购。报告说,不切实际地反瞒产,使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关系相当紧张,再反下去,会使矛盾更加尖锐,后果不堪设想。
党中央非常重视广东省委的报告,肯定了报告的精神,批准报告提出的改进方法,并转发各省,号召全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毛泽东欣赏广东省委的勇气,承认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在1959年4月27日,写了"假话一定不可讲"的党内通信,此信印发到省、地、县、社的同时,还破例发给最基层的生产队。他在信中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他要生产队的小队长,"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要管这些,只管现实的可能性。""反瞒产"运动就此停止。
而陶铸也于1959年5月,在一次会议上,特地走到袁溥之面前,诚恳道歉:"袁大姐,在东莞反瞒产,我没有听取你的意见,还说你是不是'右'了一点。我错了,请原谅。我向你道歉!"
下一篇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